職場現實:很多人離職後,不想再找工作,無非4個原因

每個人的離職狀態是不一樣的,有的人可能覺得離職就是一種解脫,所以在遞交自己的離職申請時,表情上是非常愉悅的,且平時工作上的重擔,在這一刻也得到了鬆懈。

而對於有一些人來說,則是比較難過的,他對於公司自然也是沒有什麼特別留念的地方,但是就是不知道,自己在離職之後,還有什麼樣的工作適合他,對於之後的職場生涯,也沒有一個規劃和佈局。在這樣的情況下,就讓他處在了一種被動的狀態。

後面為什麼就不想繼續工作了呢?在我看來,其實無非就是下面這4點原因。

1、職場上的矛盾

都說職場如戰場,在一些公司裡面,同事是工作夥伴,但在另外一些公司裡,同事也可以從戰友變成敵人。有時候,即使沒有這些利益鬥爭,也會因為大家的性格,或者行為習慣產生矛盾。

曾經就有人和我說,工作的不順心,其實並不來自於工作本身,而是來自於要一起工作的人。 工作量決定了工作時間,而一起工作的人,決定了工作時的心態。

2、職業定位不清晰

在職場多年,看過太多人沒有目標的亂闖,今天做做這個崗位,明天試試那份工作,一直都處在迷茫的狀態裡。

每次辭職,又總是在積蓄快花完的時候,隨便找一份工作,結果只能繼續重複上一輪的迴圈。

其實在投遞簡歷的時候,就能夠看出一個人,對自己的職業定位清不清晰。

比如大家同樣是找工作,一個職業定位不清晰的人,什麼工作都想投投看,銷售、文案、行銷,海投了一大堆,最後選了其中一份工作,上班之後才發現,工作內容完全不是自己想做的。

久而久之,自然就覺得上班沒什麼意思了。

3、能力跟不上野心

現在這個社會,天天充斥著各種暴富資訊,大家動不動就是年薪百萬,辭職創業,開著豪車入住高檔酒店,和成功人士暢談未來趨勢。

相比之下,我們覺得自己的「社畜」生活,過得太過憋屈了,但想要向上攀爬,又總是力不從心,能力始終跟不上野心。

就像狄更斯的那句名言: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,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。

我們好像能看見到處都是機會,但是自己始終踩不上風口,只能站在地上,看見滿世界的豬在飛。

4、錢還夠花

其實辭職並不難,只要一時衝動就可以,但是能夠一直不去找工作,還是需要一些底氣的,我想最主要的,還是錢包裡面的錢還夠花。

如果你真的連明天的飯錢都沒有了,那工作就算再辛苦,你也不得不出門去工作。

不過不一定是自己的錢,也可能是家裡的。

記得很早之前就有人說:如果你是砍柴的,就不要和放羊的在那聊天,不然一天過去,他的羊吃飽了,你的柴卻還沒砍。

對於大多數人來說,我們都是砍柴的人,想要有一天能夠買得起羊,現在就得每天辛勤的砍柴,積累自己資本。 但當我們連柴都懶得砍的時候,應該怎麼調整自己的心態呢?

首先是 同事關係,如果你不想和同事有太多利益瓜葛,那最好找一些,和同事之間不會有利益衝突的工作。

其實職場上大多數人,還是比較友好的,畢竟大家都是出來混口飯吃的,不要因為遇到一兩個妖怪,就對工作喪失信心。嘗試去交流,相互理解。

如果是 職業定位不清晰的,那就花時間思考一下自己想做的工作類型,然後看看有什麼具體的工作。

但在面試前,一定要先瞭解這份工作的工作內容,這份工作要做什麼,會遇到什麼問題,把這些都查清楚,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時間,最重要的是,能夠認清楚自己的職業方向,不至於在工作之後有落差感。

至於工作 能力跟不上野心的,其實現在最重要的,應該是把重心放在自己身上,不要去在意自己跟別人的差距。

其實無論是待在家中,還是離職後,立刻就去找工作,只要你將自己的心態調整好了之後,要找到一份好的工作,也是比較簡單的一件事情。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