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培養一個陽光有自信的孩子?我總結了6件事,建議先收藏備用
文/蘭媽談育兒
有滿懷自信的孩子,在任何地方都能懷有自信,并能認識到自己的意志-高爾基
人生沒有彩排,每一天都是現場直播,培養一個陽光自信的孩子便是教育里的成功體現
不自信的孩子是一種怎樣的體現?
曾經,有人總結了孩子缺乏自信的10種表現:
1、走路很慢、喜歡低著頭2、說話聲音小、遇到人就縮在路邊3、不敢抬頭看別人的臉4、分東西時只挑最少的那一份5、害怕被別人問問題6、擔心出丑被別人嘲笑7、不會或者很少拒絕別人8、經常因為一句話而受傷難過,恢復很慢或者不會恢復9、哪怕作業最先寫完也不交,等到別人交時才會跟著交10、排隊從來不敢太靠前,盡量保持不動、也不愛說話
看完這10種缺乏自信的表現后,我深深地體會到陽光自信的重要性,因為透過那每一種缺乏自信的表現,都能看到孩子自卑背后的 糾結、害怕、怯懦…
而缺乏陽光自信的孩子,內心也很容易充滿 壓抑、灰暗,未來的人生,也更可能因此失去很多機會
所以,幫助孩子擺脫自卑不健康的內心,首先需要找回那條能在黑夜前行的自信之路,這也是每一位家長都不能忽略的重要教育課堂
那麼,培養一個陽光自信的孩子需要家長做些什麼呢?6大黃金治愈方法分享給大家:
01
重視對孩子的承諾,言出必行
言出必行,這是每個家庭教育里最寶貴的家風
《曾子殺豬》的古文就是一節生動課堂:
有一天,曾子的妻子要到集市上置辦生活用品
她出門后還沒有走多遠,小兒子就 哭鬧著追了上來,并且要跟著一起去集市
曾子妻聽后,覺得集市和家之間的距離實在是太遠了,帶著一個小孩肯定會不方便
于是,她便俯下身子 溫柔地對兒子說「妳在家乖乖等著我,等我從集市回來,就殺豬給妳做最喜歡的醬汁蹄子、豬腸湯」
兒子歪著腦袋思考,在集市和醬汁蹄子、豬腸湯之間想想后,便果斷地選擇了后者
不久后,曾子妻就從集市上回來了
可還沒有踏進院子,就聽到曾子在抓豬準備宰殺
曾子妻 急忙上前阻攔「我就是跟孩子開玩笑,哄哄他,妳怎麼還當真了」
曾子當即就說「不能跟孩子撒謊,如果我們現在欺騙他,他今后就會去欺騙別人,現在的欺騙或許能一時哄住孩子,但這一次受到欺騙后,下一次就肯定不會再相信我們的話了」
曾子妻聽完后,覺得丈夫說得很有 道理,于是便跟著一起殺豬去毛,并為兒子準備一頓豐盛的晚餐
這個古文故事告訴我們,父母永遠是孩子的第一任啟蒙老師, 言出必行就是以身作則的最好教育,別看殺一頭豬的 兌現諾言會讓眼前利益受損,但從教育的長遠角度來看可是 大有好處
從現在開始,請記住做好孩子誠信的第一守護人,要麼不承諾、承諾了就要言出必行!
02
注重孩子的情感回應,感覺重視
認真回應孩子的感覺重視,這是高質量溝通里不可缺的內心安全感
有一天,8歲男孩凡凡正在沙灘上和爸爸玩堆房子
久違的陪伴也讓凡凡特別開心,和爸爸 妳追我趕的樣子極其溫馨
沒過一會,凡凡玩得正開心的時候,他媽媽說「好了,爸爸還有工作,他是不能陪妳玩一天的,快過來,媽媽陪妳看故事書吧」
爸爸聽到后也沒有說什麼,而是開始收拾沙灘上的 七零八落工具
此時,凡凡看上去特別失落
他 無精打采地從沙坑的位置慢慢走到媽媽的身邊
而媽媽看到凡凡一臉不開心的樣子,焦躁的情緒也 不知不覺開始活躍了
其實,凡凡爸爸媽媽的做法在生活中特別普遍,爸爸陪孩子玩會沙子、媽媽再陪著讀會書,這樣父母雙方都 不缺席的陪伴,若單從表面來看已經做得很不錯了
可是,這個發展過程不知道有沒有家長發現一個 缺失的東西,那就是對孩子的情感回應
如果媽媽在說出「讀故事」這個規劃時,能夠多注意觀察孩子的表情,就不難發現,孩子不開心的原因就是還想爸爸陪著玩會沙子嘛
這個時候就該換一種 溝通方式了
媽媽可以告訴孩子:「爸爸需要工作啦,如果妳還沒有玩好沙子,媽媽陪妳玩,等會再一起讀會故事書,好嗎」
爸爸可以告訴孩子:「寶貝,爸爸還有一些工作需要完成,如果可以的話,可以讓媽媽陪妳讀會故事書,等爸爸把工作忙完了再來陪妳繼續玩,妳看可以嗎」
這些具有 情感承接的溝通,很明顯會比起前者的 通知型更容易讓孩子接受
因為,父母對孩子的 情緒重視正是對孩子情感上的承接回應,這可以讓孩子明顯感覺到自己是被重視的
從今天開始,努力做一個回應孩子情感的父母吧,這將會是孩子 情感世界里陽光自信的承接!
03
挖掘孩子獨特之處,認識優秀
每個孩子都是寶藏,挖掘獨特之處才能認識優秀
有一個女孩,她考試的時候只考了23分
老師看不起她、同學取笑她,她也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
回到家后,女孩低著頭把試卷交給爸爸,也做好了準備挨吵挨罵的準備
因為平時特別叛逆,也不知道被爸爸教育了多少次,老父親一看分數當場就變得暴怒
但又看著女兒低著頭的樣子也不好受,他知道,女兒肯定也不愿意考低分
于是,這位爸爸就低著頭跟女兒說:「太棒了」
女兒抬起頭,驚訝地看了看父親
爸爸笑著說「還好不是第一名,而且這次考試還比上一次多了2分,我知道,妳一定付出了不少的努力」
聽完爸爸的話之后,女兒低落的眼神重新發出了樂觀光芒,她 自信滿滿地說「下一次我一定要考及格」
爸爸為女兒加油打氣「我相信妳一定可以做得到,我的女兒肯定是最棒的」
果不其然,自信的孩子擁有無限發揮潛力,女兒為了沖刺這個目標,每天都特別努力勤奮,
可是,下一次考試里女孩也只是考了53分,距離及格線還差7分
女孩拿著成績傷心地 哭泣著,爸爸知道后告訴女兒「妳看看,這次整整提高了30分,多棒呀,照這樣發展下去,我女兒還不得考上清華北大了」
女兒被爸爸的一番激勵瞬間來了自信,接下來的每一天一改往日消極 ,開始 努力讀書、刻苦學習
最終,女兒憑借著 堅持不懈的努力,在高一那年考上了全班第一名,高三那年完成了清華之夢
看吧,沒有天生的學霸、也沒有天生的學渣,每一個孩子身上都有無限潛力,就看家長如何挖掘!
04
保護孩子的自尊心,維護內心
尊重是有流動性的,妳尊重孩子、孩子才會和妳無話不談
有一個小男孩想吃冰淇淋,離家不遠的奶茶店就正好有賣
大概是太興奮了,男孩跑得很快,迎頭就撞上了一位拿著奶茶的小姐姐
很明顯,小姐姐被嚇到了,臉上也露出了很 不悅的表情
男孩看到后 小心翼翼地道歉「對不起,姐姐,我剛才是不小心撞到的」
小姐姐聽到后,盡管有些不開心,但也不能跟一個孩子當街計較,于是大方地說了聲「沒關系」
此時,跟在后邊的媽媽來到了身邊,她遞給兒子20元錢,讓孩子自己去給小姐姐重新點一杯同款奶茶
然后,又對著小姐姐說:「對不起,我兒子跑得太快了,附近就有家服裝店,不介意的話我們現在就去買一件衣服,然后把這件臟衣服送去干洗一下,您看可以嗎」
小姐姐聽到媽媽的 誠懇發言,心里面當時就釋然了,她笑著說「我穿著黑色衣服,污漬也并不明顯,再加上現在天氣又那麼熱,曬一會就干了,不要緊的」
而這場意外呢,也就在彼此諒解中化解了
事后,男孩 感激地對媽媽說「媽媽,謝謝妳,剛才差點就想找個地洞鉆進去」
媽媽 摸了摸男孩的小腦袋「我知道,小朋友也是有自尊心的,我不維護妳,誰維護妳呢」
那一次后,男孩和媽媽之間的關系更 親密無間,直到如今上大學了,依舊每天跟媽媽分享自己的事情
這件事也讓我明白了,孩子是需要被尊重的,不尊重孩子的自尊心,孩子也就好像是一顆經不起陽光的寶石!
05
走進孩子內心世界,平視相處
不平等相處一次,妳永遠無法體會到孩子的內心世界
3歲女兒多多,特別依賴爸爸,和爸爸之間的關系也比較親密
爸爸發現,女兒不知道為什麼就是不喜歡逛超市,每一次到超市外邊都哭著鬧著不愿意進去
爸爸對此 百思不得其解,他覺得超市可比在家里玩玩具有趣多了,可以見到很多新鮮的東西,為什麼女兒就是不愿意去呢?
有一天,爸爸帶著多多在超市外邊等媽媽購物
當時 熙熙攘攘的人群比較擁擠,孩子的鞋帶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散開了
爸爸見狀趕緊 蹲下身幫助女兒擠上鞋帶
也就是那一刻,爸爸偶然發現,出現在自己眼前的商品并不是 琳瑯滿目的新鮮商品,而是來回擺動的大手、見棱見角的手提包,還有那時不時會碰到小臉的身體…
體會到女兒的 恐懼內心后,爸爸匆忙帶著女兒到隔壁的服裝店等待,女兒一進服裝店就被造型多樣的氣球吸引, 一蹦一跳的樣子看起來真是童真爛漫呀
那天回家的路上,多多還告訴爸爸「逛商場真好玩,下一次我還要來」
而爸爸也終于明白了,原來和孩子平視相處那般重要,如果不平視一次,妳或許也永遠感受不到孩子的內心世界,更無法和他們建立可以影響彼此的共同話題!
06
不要拿孩子去攀比,言傳身教
妳現在對孩子的每一份攀比,都會成為孩子將來叛逆的模版
男孩考試得了70分
母親看到后 眉頭一皺:「妳怎麼這麼不爭氣,隔壁家的小紅都考了100分」
男孩委屈地說「可我每天也在努力呀」
母親接著 嘮叨「努力了,那怎麼成績還考得那麼糟糕」
男孩不開心了,他開始 頂嘴:「人家小紅的父母,一個是上市公司高管,還有一個是輔導班的培訓老師,妳和爸爸忙碌那麼多年還不是沒有什麼成就」
母親一聽,當下就被氣得血壓升高,她極力壓抑著 憤怒說「好妳個臭小子,現在倒嫌棄起我們了,小小年紀就知道攀比,那長大后還得了」
男孩掏了掏耳朵,接著說「妳們不是天天拿我跟隔壁小紅攀比嗎,我現在拿小紅父母和妳們比就不樂意了,那妳們可曾想過我的感受呢」
一句話把母親堵得 啞口無言,她也瞬間意識到了,原來父母 言行對孩子的影響竟如此重要
每一個孩子都有 獨一無二的優秀,他們不應該被拿來攀比,更不應該被簡單地定義,如果家長只用爬樹的能力來判斷一條魚有多少才干,那麼這將是整個人生最遺憾的事情
所以,樂觀自信都是從自我優秀開始的,家長與其不停地要求孩子優秀,其實也不如先做好自身優秀,做好榜樣的 潛移默化影響才是孩子遠航路上的最強幫手
記得從今天開始,要放棄我們眼中「別人家的孩子」,多看看自家孩子身上的努力和優秀, 相信他們、鼓勵他們、支持他們,總有一天,他們會走出屬于自己的陽光、自信之路!
那麼,關于「培養陽光自信的孩子」這件事,大家還有哪些不一樣的建議與看法呢?歡迎評論區留言分享!
---------------------
我是蘭媽,專注于育兒領域解析作者,以親身事例、各種家庭教育實例,來記錄育兒感觸的瞬間,喜歡的朋友,歡迎關注@蘭媽談育兒一起學習共成長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