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心術不正,一看便知」:心術不正的人,往往有兩個特徵,要遠離
做人要有城府,也要有心機,這樣才能保護自己,但是,不可因此而成為一個心術不正的人。
現實生活中,心術不正的人並不少,他們為了自己的利益,往往會不擇手段,從來不忌諱騙人坑人害人,如果不加鑒別和防備的話,就很容易吃大虧。
不過,心術不正的人,其實並不難鑒別,甚至可以說「心術不正,一看便知」,具體而言,心術不正的人,往往有以下兩個特徵,要遠離;一個人,有這兩個特徵,是心術不正的表現,有一個,也要儘量遠離。
第一個特徵:心口不一,陰奉陽違
心術不正的人,嘴裡說的和心裡想的往往不是一回事,表現出來的東西往往都是為了迷惑和欺騙人的。
北宋時期,王安石曾掀起一場變法運動,遭到保守人士的強烈反對和非議,然而,卻有一個李師中的大臣「雪中送炭」,寫了一篇文章誇讚變法的各種好處,儼然是王安石的忠實擁護者。不過,王安石卻從這篇文章中,一下子就看出這個李師中是一個心術不正,只想要趨炎附勢的小人,並沒有讓其鑽了空子。
心口不一,陰奉陽違,像這樣的人其實並不難辨認,最常見的方法是日久見人心,時間長了,對方肯定會露出馬腳。還有一種最實用的方法,就是看他在利益面前的表現,是否和他往常的表現一致,因為這種人一般都是追逐利益的,面對利益,很難藏住本心。
第二個特徵:見利忘義,翻臉無情
來看這樣一個故事:一個商人對他的鄰居說:「咱們鎮子外面有一個養雞場想要轉讓,我聽說養雞場的老闆是你的好朋友,假如你去買的話,一定能拿到最優惠的價格。我希望你以我的名義買下來,錢我可以先借給你,事情辦成後,這中間一定有你一筆不菲的好處費,你放心。」
鄰居很是心動,考慮了一下就答應了。事情果然辦得很順利,鄰居用售價一半的價格買下了養雞場。商人收到消息後,高興萬分地趕了過來,二話不說就拿走合同,卻對好處費的事情,遮掩不提。
鄰居對此似乎早有預料,他拉住商人說:「別急著走呀,有件事我還沒有告訴你呢……」
商人停下腳步,想要看鄰居還有什麼花樣。結果,鄰居說:「你看看那合同,雖然是用你借給我的錢買的,可並不是以你的名義啊!」
商人一下子愣住了……
這個故事裡,鄰居的做法或許有些「不厚道」,但對付見利忘義、翻臉無情的商人,卻是有備無患之舉。
現實生活中,心術不正的人,往往也都是見利忘義的,他們會因為利益而對你稱兄道弟、親密無間,拍著胸脯表示會給個各種好處,但也會因為利益翻臉無情、言而無信,遇到這樣的人,一定要有謹慎應對,如果沒有把握制服他,就要儘量遠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