年輕人沒錢時,別慌亂了陣腳!堅持去做「5件事」:困境自然化解

年輕人在職場,沒有過多的工作經驗,錢賺得錢少,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,但年輕人特別是在沒錢的時候,往往會自亂陣腳,盲目、盲從,把自己好好的職業生涯,弄得滿地雞毛。

所以,要想擺脫這種局面,我們就得從兩方面入手,而這兩方面就是窮人最大的資本 ,一個是時間,一個是思想。

窮人,時間一般比較多,但是不懂得用好時間只能浪費了。

窮人,思想比較豐富,整天天馬行空的幻想,如果改變下思考的角度,或許結果就不一樣了。

曾經的一個朋友,落魄的連房租都交不起,後來白手起家,如今也算是個富人,和他聊天, 他告訴我年輕的時候,沒錢一定不要慌亂了陣腳,而是要堅持去做這5件事,當下的困境就會慢慢的化解掉。

1.沒錢,更要捨得投資自己

投資自己,不是讓自己吃好喝好穿好用好, 這些都不叫投資,而是消費。投資自己是一個讓自己值錢的過程。

但糾結點就在這,我都沒錢了還花錢,不是越來越窮嗎?

其實不然, 錢為何物?是一種價值的體現,是一種方便價值交換的工作。你有多少價值即可換來多少金錢。

工作中,主管和經理的待遇不同,本質上則是人們給你標了價碼,主管價碼5000/月,經理價碼10000/月。

所以, 賺錢的底層邏輯是自己的價值兌換。你有多少價值,則可兌換多少金錢。所以,把無聊的時間用起來,下班和休息的時間用起來。

報個課程,看看書,一天兩天沒感覺,一年兩年你和別人的區別就出來了,價值也會增加起來。

你值錢了,也不會愁賺不到錢。

2.沒錢,別亂跑,專注好工作

大部分的煩惱都是缺錢導致的,把錢的問題解決了,基本上能解決掉大部分的難題。

情緒不好的時候,就想出去旅遊,放鬆下。偶爾可以,不要上癮,因為就算玩嗨了, 回來還是要面對現狀,缺錢的問題依然存在。

這就好比借酒消愁愁更愁一樣的道理。遇到不爽就跑出去玩,跑去放鬆下,說是勞逸結合,其實也是庸人自我安慰罷了。

不敢面對真實的問題而已,這是一種逃避行為,反而這些瀟灑的花錢行為,只會讓自己更加的窮。

有這個時間,倒不如多拜訪個客戶,多研究下工作。 相信我,每個月收入哪怕多那麼一千元,都比出去旅遊要來的刺激,因為這觸動了你根本的問題。

3.沒錢,別借錢,用窮的動力去賺錢

老人言:救急不救窮,幫困不幫懶

借錢看似緩解了自己的困境,但會導致一個嚴重的問題, 消弱了你賺錢的動力。家有餘糧,心中不慌。

只有彈盡糧絕了,才會激發一個人的鬥志。人為何要借錢,投資的先不說。 多數的借錢是面子上過不去,不願意讓人看到自己飯都吃不起,還不是為了面子。

面子在現實面前算得了什麼,放下面子和尊嚴,才能激發起賺錢的雄心。 而這就要自己忍住借錢的後路。

4.沒錢,別投機取巧,騙子只能騙騙子

騙子的特點是,付出的少回報大,不勞而獲更好。所以,一夜暴富,日入過萬則成了騙子的口頭禪。

每天曬收益背後的目的都是讓你上鉤,試想誰願意帶著賺錢的事來找你, 悶聲發大財永遠不會錯。

凡事告訴你不勞而獲輕鬆賺錢的,都是想賺你的錢。因為你也是騙子,想付出少回報大。 放下這種幻想,誰也騙不了你。

5.沒錢,別逞能,真實做自己

我見過,舉債貸款買5系的,每個月貸款都還不起。我見過月入5000,一身名牌的。

他們的理論是,沒錢的時候先要裝作有錢人。是這樣嗎?你聽過,一個人越是炫耀什麼就缺什麼嗎?

這些不會帶給你多少附加值,只會帶給你更多負債。 一個人裝有錢,不是看外表,而是看價值,裝有錢,是裝有價值,腦袋裡的價值。

和別人聊天,句句一針見血的人和戴著大金鏈子給人感覺的價值是完全不一樣的。與其逞能做超出自己能力范圍外的事,不如真實點做自己。

用戶評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