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歲左右的人,要有多少存款,才能不焦慮:別人家的不惑之年
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,我和身邊幾位40歲左右的朋友聊了聊。
王先生,41歲,企業高管,存款200萬,房子2套,有房貸。
自述:「我很累,但我不敢停下來。」
王先生出身寒門,現在父母還在農村老家居住。
十年前他娶妻生子,在這個二線城市扎下腳跟。
職業生涯目前也算是走到一個巔峰,在一家略有名氣地互聯網公司,任市場總監。
雖然現在他早已脫離了那個貧苦的環境,但內心,還是住著一個容易自卑的小男孩。
「小時候,我的鞋子從來都是破三個洞以上,才能換。」
可能算是一種「童年陰影」在成年之后的投射吧,從一無所有,到奮斗至今,他一直都格外注意自己的外在打扮。
別的不說,鞋子永遠是打理得一塵不染,且十分昂貴。
這種小小的細節,折射出了他內心真正恐懼的東西:貧窮。
真的是窮怕了。
王先生說:
「在很多人看來,有兩百多萬的存款,有房有車,有家庭有孩子,我好像什麼都有了。
但夜深人靜的時候,我卻總是很害怕,我害怕這一切突然憑空消失。
我愛人笑我,說我的擔憂是沒有根據的,是我在瞎操心。
但她沒有窮過,她不懂。」
每當想到老家沒有社保、醫保, 身體還不太好的父母; 想到自家小孩的擇校問題、教育問題、未來的工作問題; 想到公司新來的那些, 高學歷、肯吃苦、能加班、還對總監位置虎視眈眈的年輕精英; 想到自己人到中年的健康風險;
想到……
一個40歲的中年男人,你永遠不能確定,他的心里有多少煩心事,有多少需要他親力親為的事。
一個中年人,沒有別人可以依靠。
當大雨傾盆,自己要成為自己的傘。
王先生說,他已經兩、三年沒有連續超過3天的完整休假了。
即使是像過年這樣的假期,雖然不用去公司上班,就是在家,也在不停的看書、學習,或者是出去應酬人脈。
他很累,但是他不敢停下來,也不知道該怎麼停下來。
那種骨子里的匱乏感,可能,會跟隨他一生吧。
宋先生,37歲,國企邊緣部門小職員,存款30萬,房子1套,無房貸。
自述:「我不想成為金錢的奴隸。」
宋先生是本地人,來自一個殷實的中產家庭,父母均從事業單位退休,有穩定的退休工資和完善的醫保待遇,身體健康。
可能是因為從小沒吃過什麼苦吧,宋先生沒有那種很強烈的,必須出人頭地的欲望。
他一直都覺得,做個普通人就挺好的。
現在有一套房子,穩定的國企工作,雖然是邊緣部門,沒啥升職加薪的期望,但勝在穩定。
每個月六千多的月薪,加上妻子的五千多,兩個人加起來,小一萬塊錢,供養一個三口之家,綽綽有余。
對于小孩的教育,他們夫妻,也不像其他孩子的家長,那麼瘋狂地給孩子報班,補習;
他更注重培養孩子的主見,讓他自己選擇未來的路。
因為工作的關系,宋先生經常需要接觸到一些比較不幸的人群。
比如有的人有先天的疾病,年紀輕輕就要終身打針吃藥;
比如有的人遭遇了交通事故等意外事故,原本不錯的家境,一下子被打入了深淵。
這樣的事情看得多了,宋先生就越認同自己的觀點:
人活一輩子,健康平安就是最大的幸福。
錢,掙多少算多?永遠都掙不夠,永遠都不會有一個滿足的上限。
不要做金錢的奴隸,不盲目追求社會意義上的「成功」。
因為一個人最大的成功,是成為自己人生的主人。
看完這兩個案例,不知同學們發現一個問題沒有。
所謂「幸福感」這東西啊,似乎跟你賬戶上有多少錢,沒有必然的聯系。
誠然,錢是個好東東,誰都想要。
但有句話是這麼說的:
「你之所以感覺不幸,是因為你期望的,永遠比現實多一步。」
小編每當感覺很不快樂的時候,總會想到這句話。
無論錢多錢少,每個人可能都覺得不足,覺得匱乏,覺得錢不夠花,但是卻很少看看自己當下擁有的事物:
健康的身體,健在的父母;
相濡以沫的愛人,可愛的小孩;
一份養家糊口的工作,雖然不多但穩定的存款……
多少人,在拼命掙錢的過程中,忘記了享受自己的人生。
這里說的「享受」,不是揮霍的意思,不是讓你去買奢侈品, 而是去「真心的感恩現在擁有的一切」。
你一定要明白:
當下擁有的一切,都不是什麼理所當然。
你現在擁有的,有一些是出于你個人的努力,有一些是源自父母的愛,還有一些是命運的饋贈。
但還有很多人,他并沒有這些,仍然在努力掙扎求生。
所以,人真的不要太貪心。
如何才能擁有一個有幸福感的不惑之年?
三個小建議:
第一,學會存錢,理智消費。
無論到什麼時候,錢永遠是你做任何選擇的底氣。
人的年齡越大,就越需要底氣來撐腰。
第二,規劃未來,未雨綢繆。
請牢記蘋果樹理論:「種一棵樹最好的時間是十年前,其次是現在。」
不要覺得四十歲很老。 再老,你也能開始。
十年后,你會收獲不一樣的人生—— 就算再晚,總好過什麼都沒有的五十歲吧?
第三,放平心態,健康第一。
Z乎上有個醫生答主也分享了自己十幾年的工作心得:
「 人們其實都沒有意識到,你現在能吃得下飯,睡得著覺,正常排泄,你就已經比很多人都幸運了。」
每個人年輕的時候可能都有一顆爭強好勝的心, 拼命地努力,不惜搭上健康的代價,心里只有一個念頭那就是:
一定要出人頭地,總有人要成功,為什麼我不能成功……等等這樣激烈的心態。
但人到中年,見得多了,看得多了,經歷得多了,才恍然大悟:
如果沒有健康,那麼此前無論打拼下多少榮華富貴,都享受不了。
能做到以上三點,我相信,無論你處于什麼年齡,都會幫助你,減少很多的焦慮。
結語:
無論如何,在努力打拼的同時,請你別忘了體會,別忘了感恩;
別忘了你現在擁有的事物,別忘了那些你愛的、愛你的人。
感謝一花一木,一蔬一飯,感謝四季更替的美麗,感謝白天、黑夜和星光。
共勉。
-The End-