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在職場,想要混出點名堂,需要懂得「馬蠅效應」
人的一生,你最終會成為什麼人、會混成什麼樣子,最大的影響因素是你所身處的時代和大環境,其次就是你的自身條件、你所擁有的資源以及你的所作所為。
你說什麼話、做什麼事除了人的本能和被外部強制力所迫外,都是由你的認知決定的。 「思想有多遠,你就能走多遠」 認知水準的高低,決定著你能走多遠。
01
著名天使投資人徐小平說:「只有把胃填飽之後,才有機會充實頭腦,提升自己。」
人生在世,首當其衝的就是要解決吃飯問題,然後再考慮買房買車、旅遊觀光等。
單純要解決吃飯的問題,其實很簡單,隨便去哪一家工廠或者公司打工,都能夠拿到一份工資,吃飯是不成問題。有的工廠,還包吃住,只要你願意幹活,吃飯是免費的。
但是你想要變成高收入的人,很難;想要混到高層,難上加難。
為什麼很多人一輩子都是「打工人」,並且生活在社會底層,沒有任何起色?一方面是他們的能力有限,一方面是他們懂職場規則,更不善于利用職場規則。
俗話說:「不想當將軍的士兵,不是好士兵。」同理,不想混出名堂的打工人,不是好的打工人。
人在職場,想要混出點名堂,需要懂得「馬蠅效應」。
02
「馬蠅效應」是一股內生動力。
什麼是馬蠅效應? 一匹懶惰的馬,只要身上有馬蠅叮咬,它也會精神抖擻,快速奔跑。對于一個公司來說,員工像被馬蠅叮咬的馬一樣飛奔,就能夠創造效益。
林肯少年時和他的兄弟在老家的一個農場裡犁玉米地。犁地的馬很懶,走路慢慢吞吞,還時不時停下來。
可是有一段時間,那匹馬出人意料地走得很快。林肯忽然發現有一隻馬蠅在馬身上,也就是因為馬蠅叮咬的疼痛,讓馬受到了刺激,加快了速度。
有一個腦筋急轉彎的問題:一個人在什麼時候跑得最快?
答案就是:火燒屁股時。其實,一個人跑得最快的時候,還可以是「危險的時候」。一些動物在逃命的時候,速度是驚人的。
現實生活中,馬蠅效應可以理解為「公司激勵措施、人才培養和吸引計畫」。通過各種激勵,讓員工努力幹活,充分發揮智慧,為公司謀利。
俗話說,人與人交往,是相互的。在職場上,上司、普通員工之間的關係,其實是相互利用、相互促進,還是相互制約的。
如果你把握了人與人交往的本質,利用好馬蠅效應,你就能夠激發潛能,抓住機遇,也能謀得位置和利益。
03
上司利用「馬蠅效應」,培養和留住人才,壯大自己的實力。
任何一家單位,沒有激勵措施,單位就不會出現欣欣向榮的局面。所有吃大鍋飯的單位,都是暮氣沉沉的,反正「幹多幹少一個樣,幹與不幹一個樣」,就是一個月一件事都不做,也不少拿一分錢。
現實告訴我們,任何一家單位,都有激勵措施,對于有能力的人,給予一定的獎勵。
俗話說:「重獎之下,必有勇夫。」
事實上,「重獎」就是一隻無形的「馬蠅」。上司懂得利用這一隻「馬蠅」,就可以增加凝聚力,提升工作效率。
聰明的上司,往往會在自己任職很久之後,就刻意對某幾個人好一些,並且暗示他們「以後有提拔的機會」。
被高看一眼的員工,肯定會工作更加努力,並且通過他們的示范帶動作用,讓所有的員工都形成互相比拼的工作局面。事實上,這樣做還有另外一層意思,就是上司提前給自己留了後路——以後,他離開現有的崗位,很快就會有人可以接替。
上司想要高升,就要有一群積極向上的員工,還需要幾個能頂替自己崗位的能人。
一個非常自私的上司,是不會有太大出息的,他不願意把好的工作方法告訴別人,也不願意獎勵員工,那麼他自己也得不到好處。
04
員工利用「馬蠅效應」,得到自己想要的位置。
做人,不願意苦一陣子,就要苦一輩子。把「馬蠅」放在身上,逼著自己變得優秀,總有一天會灼灼放光。
一個單位上,有很多員工,老闆和上司憑什麼提拔你,而不是別人?那是因為你自帶光芒,跑得比別人更快,走得比別人更遠。
俗話說:「一石激起千層浪。」在職場上,一隻「馬蠅」就可以激發一個團隊的熱情,也可以成就一個積極向上的人。
形形色色的職場人,其實也是一個個人生的縮影,起起伏伏,跌跌宕宕。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成長,每一個境遇都能讓人勢不可擋。好好把握,一定能夠闖出名堂。
大家有沒有過這樣的體會呢?歡迎在下方評論區留言分享你的經歷哦!